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 护航内审监督机构高效运行

时间:2023-08-29   浏览量:

今年上半年,岱岳区审计局在对几家区属国有企业的审计调查中发现,部分国有企业虽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主要是财务辅助性工作,有的国有企业甚至未设立内审机构。对此,笔者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几点看法。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二条“被审计单位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审计机关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泰安市岱岳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区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当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健全相关制度,对企业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企业内部审计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以及内审工作重点重大事项,应及时向区国资局、审计局报告。”可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既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也体现了国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随着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高标准化、正规化,国有企业要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其内部审计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不仅能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经营、评价组织控制,而且在促进国有企业发展、企业改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国有企业完善其流程,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此,笔者建议:一是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委派或推荐监事会主席和企业内部监事组成监事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并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合规性检查。二是国有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促进公司保值增值,也是外部审计的有力补充。三是审计机关应正确引导。加强对内部审计业务的指导,完善分类指导机制,在广泛调研全面掌握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分类式指导方法。具体来说,审计机关在推进国有企业内审工作规范开展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推行内部审计工作联系点制度。选择主要领导重视、设置独立内审机构和配齐内审人员的重点部门和企业作为内审工作联系点,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座谈研讨会,通过联系点单位介绍内审工作经验、开展现场交流等方式,以点带面,推动内审工作提质增效。其次,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应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专项检查,每年分领域、分行业对国有企业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围绕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执行、内审机构建设与人员配备等环节,查找制约内部审计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并出具专项检查意见和汇总报告。最后,将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与国家审计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应将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工作开展情况等内容,纳入审计监督评价范围,进而促进被审计单位重视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李华)


当前页面地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