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

时间:2023-05-12   浏览量: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各类财经法规的更新换代,以及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的反复巡视、巡察,部门在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少,一年一度的预算执行审计再以传统思路、方法,将面临查出问题越来越少,审计报告质量严重下降的困境。因此对审计机关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针对这一现状,结合近几年的审计实践,建议拓展以下方面审计业务,供大家探讨。

一、拓展部门履职尽责方面的审计

部门预算主要包含“日常公用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日常公用支出预算”是部门正常履职尽责、开展工作的经济保障,因此审计除关注支出的合规性外,审计重点应转移到部门在财政资金保障充分的情况下,是否主动履职尽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这也同时是对“日常公用支出预算”资金的绩效审计。

二、加大经济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方面的审计

过去我们都是对国家重大经济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均是大的方面,具体到部门,审计的内容就相对较少。但部门自身会接收很多上级安排的、行业内的经济政策措施,同样也是需要本级进行贯彻落实的,因此审计可以将部门“上级来文”与“项目支出预算”进行结合,查看部门多方面经济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

三、加强经济事项决策、招投标的审计

过去我们一般将经济决策事项的审计归结到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内,但部门经济决策事项的过程,本质也是预算执行的过程,因此预算执行审计更应该关注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如部门预决算、重大经济支出是否进行集体决议,是否按照集体决议执行。再就是关注重大支出事项的招投标情况,是否履行招投标程序,是否存在围标串标。

四、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审计

目前大数据审计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审计手段,实现部门审计全覆盖,通过对预算指标、国库支付、财务会计、部门决算、绩效管理等数据进行比对,筛查出部门预算编制是否规范,支出是否是无预算、超预算,是否随意调剂使用项目资金,决算数据是否真实,绩效目标是否实现等一系列常规性问题。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拓展审计,对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来说,无论是从审计内容还是审计查出问题,都会得到充实,审计报告质量也会得以提升。审计技术和方法必须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开拓和创新,这既是履行审计监督职能需要,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岱岳区审计局 杜刚



当前页面地址:


分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